时间: 2025-04-26 03: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5:58
“怨声盈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怨恨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对某种情况的不满和投诉声非常喧闹,普遍存在,形成了一种怨声载道的氛围。
成语“怨声盈路”出自《史记·平原君赵阏子列传》。在文中,描述了当时百姓对某些不公正现象的强烈不满,怨声四起,形象地表现了社会矛盾和民生困苦的状况。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怨声盈路”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怨声盈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常被用来提醒统治者或管理者关注民众的声音,反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民众的声音更容易被放大,因此这个成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负面情绪,联想到不满、愤怒和社会矛盾。它使我回想起历史上许多因社会动荡而产生的悲剧,提醒我关注社会问题和人们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目睹过某个社区因环境污染而引发居民的不满,怨声盈路的场景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公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表达诉求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怨声盈路”:
路旁怨声如潮涌,
愁苦难言写心中。
愿得风声带去恨,
共求明月照人同。
在英语中,可以用“voices of discontent”或“cries of protes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反映出人们对不公正现象的控诉。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社会不满的声音普遍存在。
通过对“怨声盈路”的学习,我对社会情绪的表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理解人们的情感和诉求。
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
百姓不堪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