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52:00
成语“群起攻击”由四个字组成,其中“群”指的是众多的人,“起”表示起来、行动,“攻击”则是指对某个对象进行攻击或批评。字面意思是指一群人一起对某个对象进行攻击,通常用来形容众人联合起来对某个目标进行猛烈的批评或指责。
“群起攻击”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这个成语的构成与**古代的诸多典籍中对“群体行动”的描述有关。可以联想到“群起而攻之”这样的古代军事策略,表达了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思想。
“群起攻击”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在社交媒体发达的背景下,“群起攻击”常常用于形容网络暴力或舆论风波。公众可以迅速聚集力量,对某个**或个人发起猛烈的批评,这反映了信息传播的迅速与无情。
“群起攻击”常常带有负面情感,容易让人联想到不公正的指责和舆论暴力。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社会公正和个体权利的思考,提醒我们在表达意见时要注意方式与分寸。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看到朋友因言论不当在社交平台上受到“群起攻击”,我目睹了舆论如何迅速改变一个人的形象。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网络时代舆论的力量和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一群人起舞于月下,
言辞如刀,攻击如风。
为何不言和解之美,
反而聚众,难解心中。
在英语中,“to gang up on someone”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指一群人联合起来对某个个体进行攻击或批评。这种表达在文化上也反映了对集体行为的关注,尤其是在面对不公或错误时,群体的声音往往更为响亮。
通过对“群起攻击”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也揭示了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中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把握语境,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提醒我在参与讨论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和立场。
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诏以为护符者耶,则举国群起而攻之。
对于这种坏人坏事,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