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43:55
成语“化及冥顽”由“化”、“及”、“冥顽”三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将“化”传播到那些顽固不化的人身上,或者说把那些根本不易被感化的人也能影响到。其基本含义是指教育或影响那些固执、顽劣的人,使他们能够改变或接受新思想。
“化及冥顽”源于**古代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对人进行教化的重要性。具体典故可能不易追溯,但其核心思想与《论语》中提到的教育和影响有密切关系。在古代,教育被视为改变个体和社会的重要力量,而“冥顽”则指那些不易教化的人。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教育者的努力和理想;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于讨论某人的教育方法或影响力;在演讲中,可能用于呼吁社会对顽固思想的改变。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因此,“化及冥顽”体现了传统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及其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对顽劣行为进行劝导和改变的语境。
“化及冥顽”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希望与努力的结合。它引发对教育、影响力及改变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去努力影响那些固执的人,让他们能够接受新思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顽固的同学,他们对学持有抵触态度。通过耐心的劝导和帮助,他们逐渐改变了自己对学的看法,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化及冥顽”的意义。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有这样一段描写: “在那个偏远的村庄里,年轻的教师小李以自己的热情和坚持,努力尝试将知识的种子撒播在那些顽固不化的心田。化及冥顽,最终让那些曾经冷漠的面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change stubborn minds”,都指向影响和改变固执的思想。然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两者在使用场合和情感色彩上有所差别。在**文化中,教育的使命感更强,而在西方,个人选择和自由意志被更加强调。
通过对“化及冥顽”的学,我意识到教育和影响他人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过程。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更加理解如何在生活中积极地影响他人。它在我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字面意思上,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教育理念和人文关怀。
《晋书·王导传》:“化及冥顽,民安其业。”
《后汉书·班彪传》:“化及冥顽,民知礼节。”
《汉书·王莽传上》:“化及冥顽,民归仁义。”
《史记·秦始皇本纪》:“化及冥顽,天下大治。”
《左传·宣公十五年》:“化及冥顽,民无隐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