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45:13
“冥漠之都”字面意思是“黑暗荒凉的城市”。其中“冥漠”指的是阴暗、荒凉的状态,而“之都”则表示一个中心或城市。整体上,这个成语形容一个地方极为荒凉阴暗,缺乏生气与活力。
“冥漠之都”并不是传统成语,可能源于现代文学或网络用语。它可能反映了对某些城市或地区的批判,尤其是在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或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其使用可能受到现代文学作品、电影或社会现象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迅速的背景下,“冥漠之都”可以反映一些城市在快速发展后,因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出现的荒凉景象。它在社会批判、生态环境保护等议题中的适用性日益增强,成为反映当代城市困境的一个重要表达。
“冥漠之都”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可能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反思,令人联想到孤独、无助的状态。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改善社会环境、重建城市活力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回到一个老家乡,看到曾经热闹的街道如今人烟稀少,商业活动几乎停滞。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正是“冥漠之都”的那种冷清与无奈。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写道: “昔日繁华今何在,冥漠之都泪满怀。 人潮涌动皆已去,唯余荒凉伴孤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esolate city”,它同样传达出荒凉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城市荒凉的描述,可能会结合当地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形成独特的视角。
“冥漠之都”作为一个有力的表达,体现了对城市衰退的深刻观察。它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传递情感和思考的载体。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
洗心依冥漠之都,潜希忏罪;稽首仰鸿蒙之境,冀涤前非。
清·黄宗羲《万悔庵先生墓志铭》:“先生之学,以程朱为的,然於陆王,亦不甚相抵牾。冥漠之都,其有知耶?无知耶?”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今已矣,冥漠之都,其有知耶?无知耶?”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山中小寺,号曰昭烈,有武侯像,以分庙享。冥漠君臣,自当同宇,后人岂可为说,以议此耶?”
唐·白居易《祭弟文》:“岂幽显之间,实有报复;将冥漠之都,无取区别?”
唐·李华《卜论》:“又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过出於不孝,而归於冥漠之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