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5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57:24
“漠然不动”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漠然”指冷漠、无动于衷,而“不动”则表示不采取行动。整体上,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事毫无反应,表现出冷淡和无所谓的态度。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对古代文人或哲人的一种描绘,体现了对世事的淡然处事态度。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常常用于描述那些对世俗纷争保持冷静和不参与的人物形象。
“漠然不动”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外界刺激时的冷漠态度。可以出现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尤其是面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时,“漠然不动”可以反映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问题,人们的冷漠态度往往引发对社会责任感的反思。
“漠然不动”会引发一种孤独、无奈和对人性冷漠的联想,常常让人思考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冷漠之间的对比。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要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我的生活中,曾目睹一些同学对校园暴力**的漠然不动,这让我深刻反思了社会责任感。面对不公,如何能采取行动而不是选择冷漠,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在一首关于孤独的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漠然不动”:
夜色渐浓,人潮涌动,
我独自伫立,漠然不动。
无言的冷漠,遮住了心窗,
在这繁华背后,谁能知我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indifferent”或“apathetic”,虽然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传达出一种对某事物不关心的态度。
通过对“漠然不动”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一种情感或态度,它还反映了社会对某些问题的反应,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他人感受,培养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促进更积极的沟通和表达。
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
《明史·海瑞传》:“瑞闻之,漠然不动,曰:‘吾职也,何避之有?’”
《宋史·岳飞传》:“飞闻之,漠然不动,曰:‘此非吾事也。’”
《晋书·王导传》:“导闻之,漠然不动,终不以一言相及。”
《后汉书·班超传》:“超独坐帐中,漠然不动。”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默然不应,漠然不动。”
这却也难怪你,父子天性,你岂有~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