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27:45
“浓妆艳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厚重的妆容和华丽的装饰来装扮自己。基本含义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追求外表的华丽和奢华,常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装扮可能掩盖了内在的平庸或缺乏真实。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对女性美的追求有关。在古代文学和诗词中,浓妆艳饰常常被用来描绘美丽的女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外貌的重视。它可能源自于对舞台妆容的描述,尤其是在戏曲和表演艺术中,演员为了吸引观众,常常施以浓重的妆容。
“浓妆艳饰”可以在多个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丽往往与她们的妆容和装饰密不可分。现代社会中,随着对个体真实性的重视,“浓妆艳饰”逐渐被视为一种表面化的追求。它在当代的适用性表现在对过度包装和消费主义的批判中。
“浓妆艳饰”让我联想到对外表的过度关注以及内心的空洞,令人感到一种无奈和失落。这种外在的华丽往往掩盖了内在的真实,令人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在一次聚会中,我遇到了一位喜欢浓妆艳饰的朋友,虽然她的外表吸引眼球,但我发现她的内心实际上十分脆弱。这让我反思外表与内在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
在一个故事中,女主角为了逃避现实,沉迷于浓妆艳饰,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遇到了一个喜欢素颜的男孩。通过他的关心,她逐渐意识到,真正的美来自于内心的真实。
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all dressed up with nowhere to go”,强调外表的华丽与实际生活的空虚。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对外在美的质疑。
通过对“浓妆艳饰”的分析,我深刻理解到外表与内心的关系,以及在表达中如何平衡这两者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使我能够更精准地传达对外在与内在的思考。
嘉兴白县尹得代,过姚庄,访僧胜福林。闲游市井间,见妇人女子,皆浓妆艳饰。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女子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浓妆艳饰,迎风而立。”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妇人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
《聊斋志异·阿绣》:“女浓妆艳饰,出与客言。”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看时,只见那女子浓妆艳饰,站在门前。”
那女孩儿~从里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