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6:22
成语“妇人女子”通常用来指代女性,尤其是指已婚女性和年轻女性。字面上理解,“妇人”指已婚的女性,而“女子”则是对女性的普遍称呼。整体上,这个成语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
“妇人女子”并非传统成语,而是常见的词汇组合,源于古代对女性的称谓。在历史文献中,女性常常被描绘成家庭的中心角色,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角色往往与家庭、传宗接代密切相关,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定义与期待。
在不同的语境下,“妇人女子”可以用来描述女性的地位、角色或情感。例如,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女性的柔情和温婉;在日常对话中,可能被用作对女性的尊称或讨论女性相关话题。演讲中也可以用来强调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她们的贡献。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往往被视为家庭的支柱,承担着养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女性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社会中,“妇人女子”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角色,更是强调女性在职场、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性。
“妇人女子”这个词汇常常让我联想到母亲和妻子,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无私奉献。它传达出一种温暖和亲密的情感,尤其是在家庭和睦的氛围中。
在我生活中,我常常看到我的母亲如何在家庭和工作中平衡,成为了我心目中“妇人女子”的典范。她的坚韧和智慧深深影响了我,让我认识到女性的力量与价值。
我尝试将“妇人女子”融入到一首诗中:
妇人女子撑起天,
温暖如春满人间。
柔情似水流长远,
家国情怀共团圆。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妇人女子”的表达可能是“women”或“ladies”,但通常不强调已婚或未婚的状态,而是更关注女性的独立性和社会地位。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对女性角色认知的差异。
通过对“妇人女子”的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女性在文化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仅是对女性的称呼,更是对她们角色和贡献的认可。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表达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使用和情感表达。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妇人女子,多疑少决。”
《后汉书·皇后纪上》:“妇人女子,不宜预政。”
《汉书·外戚传上》:“妇人女子,其心易惑。”
《史记·吕太后本纪》:“妇人女子之仁,不足以成大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妇人女子,无与外事。”
阮大钺趋附权奸,廉耻丧尽,~,无不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