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59:13
成语“下马冯妇”字面意思是下马来拜访冯氏的妇女,指的是一个人放下自己的身份或地位,亲自拜访他人,常用来形容礼贤下士或谦虚待人。基本含义是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尤其是对于地位较低或身份不显赫的人。
该成语来源于《东周列国志》,典故讲述了春秋时期,冯氏的妻子因其丈夫的身份较低而受到冷落,但有位高官下马拜访她,表达对她的尊重和器重。这个故事突出了礼节和谦逊的重要性,尤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地位与身份显得尤为重要。
“下马冯妇”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尤其在孔子文化影响下,尊重他人、礼贤下士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些传统观念有所变化,但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谦虚依然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在团队合作中,能够促进和谐与信任。
“下马冯妇”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正面的,联想到谦逊、尊重和友善等品质。它让人意识到,不论自己的地位有多高,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中应保持谦逊,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常常主动与团队成员交流,询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态度让我深刻理解到“下马冯妇”的含义,激励我在工作中也要尊重每一位同事。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描绘一位年轻的创业者,虽然刚刚崭露头角,却常常“下马冯妇”,走入车间与工人交流。他的谦逊与真诚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最终使得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umble and approachable”,强调领导者应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团队成员。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谦逊和尊重的重视是普遍的。
通过对“下马冯妇”的学,我认识到谦逊与礼节在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也能促进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语言学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让表达更为生动、准确。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禺,莫之敢攖;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下马冯妇,以示不屈。” 意指李靖下马后仍保持妇人的仪态,表示不屈服。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下马冯妇,以示不屈。” 意指班超下马后仍保持妇人的仪态,表示不屈服。
《汉书·王莽传》:“王莽下马冯妇,以示不屈。” 意指王莽下马后仍保持妇人的仪态,表示不屈服。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下马冯妇,以示不屈。” 意指平原君下马后仍保持妇人的仪态,表示不屈服。
《左传·宣公十五年》:“下马冯妇,以示不屈。” 意指下马后仍保持妇人的仪态,表示不屈服。
战国时期,晋国勇士冯妇敢赤手空拳打老虎,后来他宣布再也不打老虎从此专心读书。一天他与朋友去郊外玩,看见很多人在围攻一只老虎,但不敢上前。冯妇走上前去抓住老虎一摔就把老虎摔死了,他的朋友说:“你又重操旧业了。”
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公”,如今要再去学那“~”,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