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11:16
“败兵折将”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战斗中不仅败了士兵,而且连将领也折损了。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在战争或竞争中遭受重大损失,形势极其不利。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的记载,尤其是在描述军事失败的文学作品中。虽然没有确切的典故,但在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常常提到“败兵”与“折将”所带来的惨痛后果,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将领和士兵生命的重视。
“败兵折将”常用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描写战争或竞争的场景。它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使用,表达某个计划或活动的失败。演讲中,尤其是在讨论团队失败或项目失利时,可以用来强调损失的严重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战争和军事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主题,成语“败兵折将”反映了古人对战争结果的重视和对士兵生命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描述团队或组织在商业竞争中的失败时。
“败兵折将”带有一种悲壮与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败时的痛苦与挫折。这种情感能够引发对失败的反思,促使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更加谨慎和思考。
在我的学*或工作中,曾经历过几次团队项目的失败。当时我就用了“败兵折将”来形容项目进展的不顺利,强调了团队在这个过程中遭遇的挑战和损失。这种表达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
在一首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战鼓声声震云霄,败兵折将泪自流。
虽败犹荣心不死,重整旗鼓再出头。
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虽然遭遇失败,但仍然不屈服于命运的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se the battle, win the war”,强调短期的失败并不代表最终的失败。这种表达与“败兵折将”在意义上有些相似,但侧重点不同,后者更强调损失的直接影响。
通过对“败兵折将”的全面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失败,更是对失败后果的深刻反思。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警惕,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在未来的挑战中做得更好。
袁本初败兵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