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02:39
“撮土焚香”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手撮起土来焚烧香料。它主要用来形容一种祭祀活动,通常是为了祭奠先人或神明。基本含义上,它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以及一种对神灵的恭敬。
“撮土焚香”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焚香是向神灵或祖先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而“撮土”则往往与土地、自然和生灵的联系密切。具体的典故可能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尊重,通过焚香的方式向神灵祈求保佑。
“撮土焚香”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撮土焚香”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儒家文化强调的孝道和对祖先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在传统节日和家族聚会中,许多人仍然保留这样的俗,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亲情和对逝者的追思,很多人可能在特定的节日里会感到一丝忧伤与怀念。它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同时也要尊重和纪念那些为我们付出过的人。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我们谈论到祖辈的故事时,我提到“撮土焚香”,并分享了我们家族的祭祖传统。这不仅让年轻一代了解了我们的文化背景,也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
在秋天的祭奠诗中,我写道: “秋风起,叶纷飞, 撮土焚香寄思归。 先人庙前灯火明, 愿与君共赏此时辉。”
在其他文化中,例如西方的“Memorial Day”,人们也有对逝者的纪念活动,虽然形式各异,但核心思想是相似的,都是对历史和先人的尊重。
通过对“撮土焚香”的学,我深刻理解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语言的学,更是对文化深厚底蕴的认识。在今后的语言表达中,我会更加注重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其中,使表达更具文化内涵。
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撮土焚香,拜了祖先。”
《金瓶梅》第二十回:“西门庆撮土焚香,拜了天地。”
《西游记》第十四回:“行者撮土焚香,望空礼拜。”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撮土焚香,拜了四拜。”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忙撮土焚香,拜了几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