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02:24
“濯足濯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洗脚洗带”,其中“濯”意为洗涤,“足”指脚,“缨”是指衣服的带子或装饰物。基本含义是指在水边洗脚和衣物,形象地表现出一种清洗和洁净的行为。该成语常常用于比喻一种表面的修饰或清洗,强调表面清洁而未必是真正的内在清洁。
“濯足濯缨”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文中提到“濯足于沧海,濯缨于泉”。庄子通过这一意象来表达一种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归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成语反映了道家思想,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在不同的语境中,“濯足濯缨”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洗净身心是一种追求内在和谐的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濯足濯缨”也可以引申为现代人对于生活表面和内在实质的反思。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真正需求,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
“濯足濯缨”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自然中放松的时刻,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清澈。同时,它也让我反思在生活中是否过于关注外在,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要。
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我在河边停下脚步,洗去一天的疲惫,恍若“濯足濯缨”,让我意识到放松和清理内心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在我生活中成为了一个提醒,让我时常反思自己的内心状态。
在春天的清晨,我漫步在山间小溪旁,轻轻“濯足濯缨”,让清水洗去冬日的沉重,心中似乎有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在英语中,可以用“a clean slat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重新开始,清除过去的负担。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一种从表面到内心的清洁与重生。
通过对“濯足濯缨”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的清洗行为,而是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内在的真实需求,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这种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