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1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39:54
成语“振缨王室”字面意思是“振动(或整理)缨带,进入王室”。其中,“振缨”指的是整理或抖动缨带,缨带是古代官员和贵族服饰上的装饰物,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王室”则指的是皇室或王族。整体含义是指通过努力或才华获得进入王室或高贵境地的机会,通常用于比喻有志之士希望能够出人头地,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振缨王室”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其中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这个成语的典故与古代士人的理想和追求有关,反映了他们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获得朝廷的重用,成为国家栋梁的愿望。
“振缨王室”通常用于描述那些有志向、有才能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或被朝廷所重用的场景。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士人追求功名利禄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振缨王室”体现了对高社会地位的渴望。这种追求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许多人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和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振缨王室”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奋斗精神。这种情感激励着人们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以实现个人价值。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将“振缨王室”作为一种激励自己的座右铭。每当面临困难时,我会提醒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一首诗中,或许可以这样表达:
长风破浪寄豪情,
振缨王室逐梦行。
千古事迹留名下,
何惧浮云遮月明。
这首诗表达了士人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努力不懈的精神。
在西方文化中,可以找到类似“climbing the social ladder”(攀爬社会阶梯)这样的表达,意指通过努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成功和向上流动的追求是相似的。
通过对成语“振缨王室”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奋斗和追求理想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古代士人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人努力拼搏、追求更好生活的一种激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将会是我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日者明德世彦,振缨王室。
《宋史·王旦传》:“旦幼沉默,好学有文,淳澹夷粹,尤晓世务。”
《旧唐书·王珪传》:“珪少孤,性雅澹,少嗜欲,志量沉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
《南史·王僧绰传》:“僧绰幼有大成之度,众便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年二十,拜宣城王文学,秘书郎,太子舍人,洗马,并辞疾不就。”
《晋书·王导传》:“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素与从兄敦不相能。”
《后汉书·班彪传》:“彪少与从兄嗣共游学,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好古之士自远方来,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李贤注:“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著《法言》、《太玄经》,家贫好学,人希至其门。班彪与扬雄同郡,故云父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