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02:09
“濯濯童山”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洗净的童山”,其中“濯濯”意指清澈而干净,“童山”则常指年轻而无瑕的山。这一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清新、纯洁,尤其是指自然景观的美好状态。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原句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中“濯濯童山”并非直接出现,但在王维的诗中表达了类似的意境。成语的形成与山水诗的传统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清新氛围的追求。
“濯濯童山”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它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的清新状态。例如,在旅游分享中,描述一个经过雨水洗礼的山景时,可以说“这里的山真是濯濯童山,令人心旷神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濯濯童山”体现了**文化中对自然的崇尚与美的追求,尤其是在山水画和山水诗中,清新自然的意象常常被用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一成语的适用性更显得重要,提醒人们珍惜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这一成语让我联想到大自然的洗礼和生命的重生,常常在大雨过后,万物复苏的景象总是给予我一种宁静与满足的感觉。它也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纯净和美好,远离喧嚣与浮躁。
在一次登山旅行中,我看到雨后山间的景色如同“濯濯童山”,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让我感到无比舒适。我当时用这句话与朋友分享,表达了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一个小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后,山谷里的童山变得格外美丽,仿佛经过了一番濯濯的洗礼。清泉潺潺,映照着蓝天白云,鸟儿在枝头欢唱,整个世界都显得如此纯净,令人心醉。”
在英语中,与“濯濯童山”相似的表达可能是“breathtaking scenery”或“pristine nature”,虽然这些表达更多地强调景色的壮丽和原始,但在传达清新自然的意境上仍有相似之处。不同文化中对于自然的赞美常常反映出各自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想。
通过对“濯濯童山”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文化的载体。它在我的语言学中起到了丰富表达、提升意境的作用,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自然之美。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