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34:13
“蛮笺象管”是一个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指“粗糙的纸张和笛子”。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文章或作品粗糙不堪,欠缺文采与内涵,或者形容某种表达方式不够细腻、优雅。
“蛮笺象管”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与古代文人对文章质量的重视有关。在古代,纸张的质量和书写工具的精致程度往往被视为文人修养和艺术品味的体现。蛮笺代表粗糙的纸张,象管则是用来吹奏的乐器,二者结合形成对文采和艺术表达的贬义。
该成语常在文学批评或艺术评论中使用,当评价某部作品的文笔拙劣或形式粗糙时,可以用“蛮笺象管”来形容。在日常对话中,若某人写的文章不够精致,也可以用此成语进行调侃或批评。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非常重视书法、诗词等艺术形式的完美与精细。蛮笺象管作为对粗糙表达的批评,反映了社会对文字和艺术的高标准与期待。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但对作品质量的追求依然存在。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对艺术与文化的追求,以及对粗糙与华美之间的对比。它提醒我们在创作和表达时要追求精致,避免草率和肤浅的表达。
在大学时,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因急于完成,未认真斟酌,结果被老师批评为“蛮笺象管”。这让我意识到在写作中细致与深思熟虑的重要性。
在一个文学创作的场景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那古老的书房里,纸张泛黄,字迹潦草,仿佛每一行都在诉说着蛮笺象管的遗憾。窗外的风轻轻吹拂,似乎在为那些不被世人珍视的作品感到惋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ugh around the edges”,意指某事物或人缺乏精致与细腻,给人一种粗糙的感觉。不同文化中对艺术质量的重视和评价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但对粗糙与优雅的对比几乎是普遍的。
通过对“蛮笺象管”的学,我意识到在语言表达和创作中,精致与深度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成语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艺创作的标准,也在语言学中教会我如何评价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
~夜深时,曾赋陈宫第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