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4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54:10
“凤箫鸾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凤”的箫声和“鸾”的管乐。这里的“凤”和“鸾”都是传说中的美丽鸟类,象征着高贵、优雅和美好的事物。整体表达了美妙的音乐,象征着和谐美好的氛围,常用以形容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或高雅的场合。
“凤箫鸾管”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和乐曲中。在《离骚》中有提到“岂不罹风月,尔何知盘石”,表现了对高尚情操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这个成语在古代常用来形容音乐的优美和高雅。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凤箫鸾管”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音乐和诗词的重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高雅交流。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常用来描述高雅的社交场合,如音乐会、读书会等。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优雅的社交场合,带有一种美好和温馨的情感。它也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否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激励我在沟通中追求更高的境界。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们一起讨论文学和音乐,气氛轻松愉快,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凤箫鸾管”,并用它来形容那种和谐的交流氛围。
在古代的一个诗歌会上,月光洒在庭院中,乐器声悠扬,正如“凤箫鸾管,月下共欢声;佳人对歌,举杯邀明月。”这首诗描绘了那种高雅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usic to one's ears”,意指美好的音乐或令人愉悦的声音。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通过对“凤箫鸾管”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优雅性。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激励我在交流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歌动迎仙,声袅凤箫鸾管。
清·曹雪芹《红楼梦》:“凤箫鸾管,声声入耳。”
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凤箫鸾管,吹彻云霄。”
宋·苏轼《赤壁赋》:“凤箫鸾管,声和而雅。”
唐·李白《春日行》:“凤箫鸾管声悠扬,金樽清酒斗十千。”
《南史·王僧辩传》:“凤箫鸾管,奏乐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