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3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54:05
“凤箫龙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凤凰的箫和龙的管”。在传统文化中,凤和龙都象征着吉祥、高贵和优雅,因此该成语常用来形容音乐或乐器的美好和高雅,尤其是指古筝、笛子等乐器所演奏出的动听音乐。
“凤箫龙管”源于古代文人雅士对音乐的赞美。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酌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凤箫龙管”,但表达了对音乐和友情的珍视。后来的文人借用此意,将“凤箫龙管”引申为高雅的音乐。
“凤箫龙管”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音乐之美,如古诗、散文中涉及音乐的场景。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气氛的优雅,或是为某场合增添文化气息。例如,在音乐会或文艺活动中,主持人可以用此成语来形容演出的音乐风格。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被视为高尚的艺术形式,雅乐常常与文人风雅相结合,成为社交活动的重要部分。“凤箫龙管”体现了音乐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现代社会,虽然音乐形式多样,但对古典音乐的追求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高雅艺术场合中。
“凤箫龙管”让我联想到古典音乐的优雅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这种成语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也代表了一种追求高尚、优雅生活方式的态度。
在一次学校的文艺晚会上,我用“凤箫龙管”来形容一位同学演奏的古筝,表达了音乐的优美和动人。观众们对这位同学的表演赞不绝口,气氛也因此更加热烈。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凤箫龙管”融入其中:
月下清风拂古琴,
凤箫龙管自天音。
曲声悠扬伴星辰,
愿与君共醉此生。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表达音乐优雅的成语,如“music to my ears”,但通常不涉及具体乐器和文化象征。中西文化在音乐的美好表达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所用的意象和文化背景却大相径庭。
通过对“凤箫龙管”的学*,我更加理解了音乐在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人们情感的影响。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更好地传达对音乐的热爱与欣赏。
凤箫龙管穿云去,锦缆牙樯映日月。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凤箫龙管,声声入耳。”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凤箫龙管,吹彻云霄。”
宋·晏殊《诉衷情》词:“凤箫龙管繁华地,倚玉偎香。”
唐·李贺《荣华乐》诗:“凤箫龙管迎龙水庙前。”
《南史·萧子显传》:“凤箫龙管,杂沓并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