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1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09:30
“聱牙诘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聱牙”(发音困难)和“诘曲”(曲折)。它用来形容语言文字晦涩难懂、曲折复杂,通常指那些表达方式繁琐、难以理解的文字或言辞。
“聱牙诘曲”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为:“聱牙诘曲,曲肱而枕之。”这里“聱牙”形容发音困难,“诘曲”形容言辞曲折,整体表现出一种难以理解的状态。庄子用这种表达方式强调自然的简单与真诚,反对那些复杂难懂的言辞。
“聱牙诘曲”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的**文化中,语言的优雅和简练被广泛推崇。聱牙诘曲的表达方式被视为不够高雅,反映了对直白、简洁表达的偏好。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聱牙诘曲的表达往往被视为沟通障碍,特别是在快速交流的环境中。
“聱牙诘曲”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困惑和不知所措。它让我联想到在学*新知识时,面对复杂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往往会感到沮丧和无奈。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在沟通时需要尽量简洁明了。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遇到过一篇学术文章,作者的表述非常聱牙诘曲,尽管内容重要,但我花了很多时间才弄清楚。通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在写作和表达时,清晰和简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沟通的效率。
在一首描写秋天的诗中,可以融入“聱牙诘曲”这一成语:
秋风萧瑟叶飘零,
聱牙诘曲难言情。
月下独酌思无尽,
唯有长空共此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bscure”或“convoluted”,都指难以理解的语言或表达方式。这些词汇在学术讨论或文学评论中使用频繁,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复杂表达的共同批评。
通过对“聱牙诘曲”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表达的力量与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术写作、日常交流还是演讲中,清晰简洁的表达都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这也让我在今后的沟通中,时刻保持简洁明了的原则。
有荐伏生工《尚书》,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从七岁好口授书文,聱牙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