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06:20
“炙手而热”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手掌像炙烤过一样热”,引申义为形容权势或地位非常显赫,令人畏惧或者令人感到不安。通常用来描述某个人的权力、地位或影响力非常强大,甚至可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或者恐惧。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尤其是《左传》和《史记》中多次提及权势者的影响力。具体的出处可能没有明确记载,但显然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和地位的认知以及对权势者的敬畏。
“炙手而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权力和地位被极为重视,成语“炙手而热”反映了社会对权势者的复杂态度:既有敬畏也有反感。在现代社会,尽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讨论企业高管、政治领袖等角色时,仍能传达出权力的影响力。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感受,联想到炙热的手掌,令人感到紧张和不安。这种感受可能与权力的压迫感有关,表达了对强大权力的畏惧和对其影响的深刻认识。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位上司,他在公司中的地位非常高,常常让团队成员感到压力。我们有时会用“炙手而热”来形容他的影响力,虽然他也有很多优点,但当他决定某个项目的方向时,大家都会感到不安。
在一首小诗中:
权势如火炙手热,
众生皆惧影中行。
但愿明灯照前路,
不再沉沦于暗影。
在英语中,可以用“powerful”或“influential”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可能缺乏成语的浓厚文化背景。例如,英语中有“the power behind the throne”的说法,虽然也指代权力者,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炙手而热”所带来的强烈情感。
通过对“炙手而热”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权力的描述,更是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也让我在面对权力和影响力时,能够更加敏感和思考。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真个是:‘炙手而热,王冕之学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贾元春被选入宫中,家中地位骤升,贾政等人炙手而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赵公玩其诗意,方知女儿冰清玉洁,把儿子痛骂一顿。说毕,往京师进发。行至陈桥,被部下将黄袍加身,拥立为帝。赵公闻讯,急忙回京,见赵匡胤炙手而热,不敢近前。”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时人语曰:‘炙手而热,杨氏之权也。’”
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嵩久握重权~。(《明史·董传策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