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1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4:40
“百废咸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百种废弃的事务都得到恢复”。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各项事务、工作都开始有序地进行,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常用来形容社会、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复苏与发展。
“百废咸举”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中提到光武帝刘秀在建立东汉后,致力于恢复国家的秩序与繁荣,表明了他治理国家的决心与能力。这个成语反映了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国家在经历动荡后重新振作的情形。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尤其是经历战乱或重大变革后的时期,社会各方面的恢复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百废咸举”常常被用来描述国家、地区、组织在重大后的重建与复苏。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兴。
“百废咸举”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希望和振奋。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坚持、努力后的成功与复兴,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继续追求美好的未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个团队在项目失败后的重建过程。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大家齐心协力,最终让这个项目“百废咸举”,重新焕发活力。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合作与坚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融入“百废咸举”:
春风又绿江南岸,
百废咸举展新颜。
昔日繁华今再现,
携手共创未来篇。
在英文中,类似于“百废咸举”的表达可以是“a new lease on life”或“revival”,它们也表达了经过困难后重新振作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复兴和重建的主题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对生活的坚持和追求。
通过对“百废咸举”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依然要保持希望和努力,因为经过艰辛的付出,终会迎来复兴与繁荣。这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也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鼓励我在写作和交流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挑战。
公受命来杭未及期月,威惠大行,百废咸举。吏民顺令,如臂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