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22:26
“触目恸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看到某种事物后,心中感到悲痛”。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看到某种触动心灵的景象或事情,内心感到非常悲伤、痛苦,通常用于描述因悲惨或感人的情景而引发的深切同情和伤感。
“触目恸心”出自《左传》。该成语的最早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强烈感受。在《左传》中,常常用以描绘战争、灾难等情景带给人们的深沉痛苦,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触目恸心”可以广泛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演讲等多种场合。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用此成语描绘悲惨的场景,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在日常对话中,人们用它来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悲伤与同情,比如对自然灾害受害者的感慨。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这个成语引入关于人道主义、社会问题的讨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悲伤和同情的表达。“触目恸心”体现了对他人痛苦的敏感性和共情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不公等问题时,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触目恸心”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人类的脆弱与无力,尤其在面对不可抗力的灾难时。它引发的情感反应是深邃而复杂的,既有对他人痛苦的同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能促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我曾在一次志愿活动中,看到许多流浪儿童的困境,心中涌起一种触目恸心的感受。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弱势群体发声和提供帮助的决心。我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周围人的情感,努力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
在冬日的黄昏,街头的流浪者蜷缩在墙角,寒风刺骨,触目恸心。每一双无助的眼睛,似乎都在诉说着生活的无情与人性的善良。让我们在这冷漠的城市中,播撒一丝温暖。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heart-wrenching”,通常用来形容非常令人心痛的情景或故事。虽然表达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可能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他人痛苦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通过对“触目恸心”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载体,更是情感的传递。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恰当地使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
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这件事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