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55:48
成语“时苗留犊”字面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养留幼犊”,比喻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措施,留住有潜力的人或事物。它强调了时机和选择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善于抓住机会。
该成语源自古代农耕文化,反映了农业生产中对时机的重视。历史上,农民在春天播种、夏天管理、秋天收获时,都需要把握好时机,才能获得丰收。成语中的“苗”和“犊”象征着生长和潜力,强调了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
“时苗留犊”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例如:
“时苗留犊”这一成语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对时机的重视,尤其是在农耕文化中,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计。在现代社会,尽管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减少,但在商业、教育等领域,抓住机会、适时行动的理念依然适用。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人生中的重要决策,无论是职业选择还是生活中的转折点,抓住适当的时机往往能改变人生轨迹。这种思考也让我意识到,时机与努力的结合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历过时苗留犊的时刻。例如,在一次面试中,我抓住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最终获得了这份工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适时的展示自己是成功的关键。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年轻的农夫李明总是格外关注天气变化和季节的轮转。每当春天来临,他总是第一时间播种。在一次干旱的夏天,他发现邻居们的庄稼都枯萎了,而他却因为及时灌溉,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这时,村里的**赞叹道:“李明真是时苗留犊,善于把握机会啊!”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意思是在机会出现时迅速行动。这种表达同样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都反映了对机会的重视。
通过对“时苗留犊”的学*,我认识到抓住时机的重要性。这不仅帮助我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也提高了我在语言表达中的灵活性。成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也让我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
时苗留犊,羊续悬鱼。
《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九引《语林》:“时苗为寿春令,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去,留犊与民。”
《初学记》卷二十九引《语林》:“时苗为寿春令,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去,留犊与民。”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语林》:“时苗为寿春令,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去,留犊与民。”
《太平御览》卷八百九十九引《语林》:“时苗为寿春令,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去,留犊与民。”
《后汉书·时苗传》:“时苗为寿春令,始之官,乘薄軑车,黄牸牛,布被囊。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去职,留犊与民,曰:‘此犊是吾牛所生,非他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