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07:21
“安宅正路”由“安宅”和“正路”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平安的住所和正确的道路。基本含义是指在生活中选择安全、稳妥和正当的方式前行,强调了生活的稳妥与正直。
“安宅正路”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可以说它融合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安定”和“正直”的重视。在古代,平安的居所和正直的道路被视为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安全和道德正义的向往。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安全和正直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安宅正路”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稳定和道德正义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强调选择安全和正当的生活方式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安心,联想到家庭的温馨和生活的稳定。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与安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面临职业选择时,周围朋友建议我选择一条“安宅正路”,让我意识到稳妥和安全的选择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满足。这让我在之后的决策中更加谨慎,更加注重选择的正当性。
在一个小诗中,我尝试将该成语融入:
在喧嚣中寻一隅,
安宅正路心自安。
不羡浮华与繁华,
只求平淡伴晨昏。
这首小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在英语中,与“安宅正路”相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straight and narrow”,指的是遵循道德和法律的生活方式。这种表达在文化上也反映了对正直生活的重视。
通过对“安宅正路”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安全与正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生活选择时更加审慎,时刻提醒自己要追求稳妥与正义。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礼记·中庸》:“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荀子·修身》:“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论语·雍也》:“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