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3:21
成语“捩手覆羹”的字面意思是“用手一捏,汤就翻倒了”。它的基本含义是比喻在做事情时,稍微不小心就会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这个成语强调了行为的不谨慎和后果的严重性。
“捩手覆羹”出自《后汉书·阮籍传》。阮籍是东汉末年的文人,他在饮酒时常常因醉而失态。这个成语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饮酒后失去自控能力的观察,以及对生活中因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后果的警示。
“捩手覆羹”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事讲究谨慎和周全,成语“捩手覆羹”正是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在现代社会,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许多人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以防因小失大。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失败与教训,尤其是在年轻时的那个阶段,常常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轻率的决定而导致后悔。这种情感提醒我在做决定时要更加审慎。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次因为没有认真检查论文的格式,结果被老师扣了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捩手覆羹”的道理,从那以后,我在提交作业前总是会仔细审查,避免因小失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人生如羹,盛满期望,若一捩手,便倾失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slip of the hand”或“a moment of carelessness”,这些短语同样传达了小心谨慎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对小心行事的警示是相似的。
通过对“捩手覆羹”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谨慎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使我更加注重细节,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怒,捩手覆羹,羹洒于地。”
《后汉书·袁绍传》:“绍怒,捩手覆羹,羹洒于地。”
《汉书·王莽传》:“莽怒,捩手覆羹,羹洒于地。”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捩手覆羹,羹洒于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捩手覆羹,以示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