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3:30
成语“捧檄色喜”的字面意思是“捧着檄文,面带喜色”。其中,“檄”指的是一种古代的文书,通常是用来传达命令、告示或宣告的内容。“色喜”则表示面容喜悦。因此,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得到重要信息或指令后,心情愉悦,表现出明显的喜悦之情。
“捧檄色喜”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在这部历史著作中,描述了项羽在得知自己获得胜利的消息后,心情愉悦,面带笑容,手中捧着檄文的情景。这个成语反映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胜利和好消息的强烈反应。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信息的传递往往承载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战争、政治等历史背景下。成语“捧檄色喜”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重大消息时的情感反应,强调了喜悦与希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种情感反应依然适用,尤其在职场、学等领域。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与他人分享好消息时的兴奋感。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提醒我们珍惜每一次成功和快乐的瞬间。
在我个人的学*过程中,曾经在得知自己顺利通过考试的那一刻,捧着成绩单,心中充满了喜悦。那一刻的感受与“捧檄色喜”不谋而合,体现了对努力成果的欣喜。
在一首小诗中使用该成语:
春风拂面花自笑,
捧檄色喜送东来。
桃李争妍新绿意,
万物复苏心欢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verjoyed”或“elated”,意指极度高兴的状态。然而,中文成语更强调情境的具体性,表情与情感的结合,反映了文化中对喜悦表达的细腻。
通过对成语“捧檄色喜”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掌握这些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让我在沟通中更加生动、具体。
东汉毛义家贫,以孝出名,府檄召义为守令。义捧檄色喜。后其母死,辞职不干。
贤士原不可测,往日~,实是为亲屈志;今乃知毛君节操,实异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