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3:10
成语“捣虚撇抗”字面意思是“捣”指捣碎、搅动,“虚”指虚无、空洞,“撇”指撇掉、抛弃,“抗”指抵抗、反抗。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对空洞、无实际内容的事物进行搅动和抛弃,强调一种反对空洞理论或行为的态度。
“捣虚撇抗”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可能源于对某些古代文献或民间故事的再加工。在传统文化中,常常存在对“虚”和“实”的讨论,强调实事求是,反对空谈。因此,该成语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虚无内容的批判,类似于古代哲学中的一些观点。
该成语适用于批评一些空洞无物的言论或行为,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用于表现对某些理论或政策的反对,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于指出别人言语中的不实之处。在演讲中使用可以增强论点的力度,让听众意识到空谈的危害。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实事求是、务实精神的价值观念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捣虚撇抗”可以反映出对这种务实精神的追求以及对空洞理论的反感。
使用“捣虚撇抗”时,常常带有一种愤怒或失望的情绪,尤其是在面对无实际内容的讨论时。它可以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如对某些公共政策或社会趋势的批评。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位朋友总是谈论一些理论,但从未付诸实践。每当我看到他这样空谈时,心中便会浮现出“捣虚撇抗”的念头,提醒自己要注重实质,而不是被空洞的言辞所迷惑。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虚言如风过耳边,
捣虚撇抗无所存。
实事求是方为道,
心中有实才是真。
通过这样的创作,表达了对空谈的批判和对务实精神的呼唤。
在英语中,可以对应的表达是“empty talk”或“hollow rhetoric”,这些表达同样强调空洞的言辞与缺乏实质的内容。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对空谈的批判,因此该成语在跨文化交流中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捣虚撇抗”的理解让我更加意识到在沟通中实质内容的重要性。这不仅对我的语言学*有帮助,也让我在表达时更加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感。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反对空谈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风雨秋堂套》:终日悬望,恰原来捣虚撇抗,误我一向,到此谗知言是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