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3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3:20
“捧腹大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捧着腹部,形容因可笑的事情而大笑到肚子疼。它表达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笑声,通常是因为某种幽默或搞笑的情境。
“捧腹大笑”这个成语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的构成元素“捧腹”与“笑”结合在一起,传达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表达了因为笑而不得不捧着肚子的情景。这种表达在古代的文人雅士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描绘幽默场景时。
这个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笑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情绪表达,捧腹大笑则更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轻松氛围。在现代社会,幽默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和娱乐产业,捧腹大笑也成为一种表达快乐和放松的方式。
“捧腹大笑”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快乐和解脱。它让人联想到轻松、幽默的场景,能够缓解压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亲近。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与朋友分享搞笑的故事,使用“捧腹大笑”来形容我们的反应。这种表达不仅增添了交流的乐趣,也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在一首轻松的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清风笑语轻,捧腹大笑乐无穷。繁星点点映心境,欢乐时光共此生。”
在英语中,类似于“捧腹大笑”的表达有“laughing out loud (LOL)”或“burst into laught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因幽默而引发的强烈笑声和愉悦的情感。
通过对“捧腹大笑”的学,我意识到幽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听了,都捧腹大笑,有的笑得弯了腰,有的笑得直不起身来。”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玉听了,不觉大笑起来,众人也都捧腹大笑。”
《聊斋志异·狐谐》:“狐曰:‘我非狐,乃狐精也。’众皆大笑,捧腹不已。”
《世说新语·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王丞相大笑,左右皆捧腹大笑。”
《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者,秦之俳优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曰:‘陛楯者何为者也?’上曰:‘为笑乐耳。’优旃曰:‘善。’乃召陛楯者,令且休,就舍。上笑之,左右皆捧腹大笑。”
西汉时期,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贾谊来到东市拜访有名的占卜专家司马季之,见他在教弟子日月运行和阴阳吉凶的有关知识,他们被他的话吸引住了,问他为什么干此卑贱的工作。司马季之捧腹大笑道:“你们那些高官欺上瞒下、尔虞我诈就高贵吗?”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