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3:47
最后更新时间: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臣闻‘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欲举大事,此其时也。”
《后汉书·皇甫嵩传》:“臣闻‘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欲举大事,此其时也。”
《汉书·项籍传》:“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则秦强,秦强则楚弱,楚弱则赵孤。赵孤,秦必轻楚矣。故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史记·苏秦列传》:“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异于牛后乎?”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战国时期,苏秦来到韩国游说韩宣惠王抗秦,他说:“韩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最先进的弩机,士兵十分勇敢,可以一当面。如此强盛的国家却要向秦国称臣屈服让人耻笑,俗话说:‘宁可当鸡的嘴巴不要当牛的肛门。”宣惠王同意抗秦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