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0:13
“命相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命运弱,彼此穷困”,引申为命运不济,生活困顿。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命运不佳、生活艰难的人,反映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悲惨的现实。
“命*相穷”出自《红楼梦》,书中描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以及他们所经历的种种磨难。该成语在文本中被用来强调主角们命运的悲惨,突显他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艰辛与困苦。通过这个成语,作者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命运与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成语“命相穷”反映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贫困、社会阶层和经济不平等的问题时,能够引发共鸣。
“命*相穷”给人一种悲凉、无奈的情感体验,常常令人联想到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脆弱。这种情感反应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激发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一位邻居,她的家庭遭遇了一系列不幸,生活十分困难。每当我看到她艰难地维持生计时,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命*相穷”这个成语,深感生活的不易。
在某个故事中,男主角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最终对生活感到绝望。他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喃喃自语:“命*相穷,谁人能解我心中苦?”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的无奈,也引发了读者对命运的深思。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命*相穷”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down on one's luck”,同样形容人经历不幸和困境。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命运和艰难生活的共同理解。
通过对“命相穷”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命运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激发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命薄相穷,不称此职,不敢受也。
《宋史·文天祥传》:“命薄相穷,不足以当大节。”
《晋书·王导传》:“命薄相穷,不足以当大事。”
《后汉书·班超传》:“命薄相穷,非所以安国家也。”
《汉书·王莽传》:“命薄相穷,不足以当大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命薄相穷,不能自致于前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