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33:14
“造言捏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编造言辞和词句”。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故意虚构或捏造一些言论或故事,通常带有贬义,强调这种行为的不真实和不道德。
“造言捏词”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古代文人或政治家在权谋斗争中常用的伎俩的批评,反映出对虚假言辞和阴谋手段的不满。在古代,许多文人为了个人利益或政治目的,常常会通过造谣或捏造事实来达到目的。
“造言捏词”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与真实被视为美德。因此,“造言捏词”不仅是对虚假言论的批评,也反映了社会对诚实和正直的重视。在现代社会,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造谣和虚假信息的现象愈加严重,使得这一成语的警示意义更加突出。
“造言捏词”往往带有负面情感,令人联想到欺骗、阴谋和不信任。在思维和表达中,它促使人们警惕谣言的传播,鼓励寻求真相和真实的信息。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过因为同事之间的误解而产生的谣言,这些谣言对工作氛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造言捏词”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这种情况,并提醒大家要关注事实,而不是听信谣言。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小明的年轻人,总是喜欢造言捏词,给村民们制造了不少误会。一天,他无意中将一个好心的邻居说成了坏人,结果邻居被孤立,生活艰难。最后,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向大家坦白,恢复邻居的名声,村庄重新回到了和谐的状态。
在英语中,相似的表达是“to spread rumors”或“to make up stories”,同样反映出对不实言论的不满。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对真实与诚信的重视,虽然在具体使用上可能存在文化差异。
通过对“造言捏词”的学*,我深刻感受到虚假言辞对个人和社会的破坏力。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对信息来源的警惕,追求真实与诚信的重要性。
今既乱以皮鞭打常闻矣,犹然不得快活,复怨怒上山,造言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