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33:44
成语“方枘圜凿”的字面意思是指方形的木头和圆形的凿子,形容两者不相适配,无法结合在一起。基本含义是比喻事物之间不相容,难以调和或配合。
成语“方枘圜凿”源自于古代工匠的工作。古时,木工在制作家具或工具时,常常需要将不同形状的部件结合在一起。方形的木头和圆形的凿子本质上是无法匹配的,这种形象的比喻生动地体现了事物之间的不兼容。相关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庄子》一书,文中提到工匠的手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在职场、家庭、社交等各种环境中,强调不合适的组合。例如,在职场中,不同的团队成员因为性格或工作方式的差异而无法有效合作时,可以用此成语来形容这种情况。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是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方枘圜凿”反映了对不和谐状态的警示。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团队合作等背景下,强调了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
“方枘圜凿”让人联想到无奈与挫折的情感,特别是在面临不适合的人际关系或工作环境时,常常令人感到困惑或无力改变。
在工作中,我曾经遇到一个团队成员与我在工作方式上的差异,使得我们的合作效率极低。此时我就想到了“方枘圜凿”,体会到两种风格之间的碰撞是多么难以解决。
在一个短篇故事中,我可以描绘一个小镇的两个家族,因其传统与价值观的差异,彼此如同“方枘圜凿”,无法和谐相处,最终通过共同的目标与努力,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意指不适合的情况。这两个表达都强调了不匹配所带来的困难与不便,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文化中对不协调关系的普遍认知。
通过对“方枘圜凿”的学*,我认识到在沟通和合作中,理解彼此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谨慎和敏感,避免因不适配而造成的不和谐。
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文选·潘岳〈西征赋〉》:“方枘圜凿,其能入乎?”
《文选·陆机〈文赋〉》:“方枘圜凿,其能入乎?”
《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方枘圜凿,其能入乎?”
《汉书·扬雄传下》:“方枘圜凿,其能入乎?”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曰:‘方枘圜凿,不可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