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32:53
“造化小儿”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造化(自然的创造力)所造的小儿”。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天生聪慧、才智过人,或是天赋异禀,具备独特的才能。这个成语带有对自然造化的赞美,暗示某些人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或影响。
“造化小儿”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该诗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人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个体才华的重视,强调了“造化”的重要性。
“造化小儿”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天赋和自然的造化被视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儒家对个体才能的关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教育和职业发展方面,强调个人的潜力和能力。
“造化小儿”给人的感觉常常是赞美和惊叹,联想到那些才华横溢、令人羡慕的人。它激发了对自然造物的敬畏和对个体才能的欣赏。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带有一种期待和希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小朋友,他在绘画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年纪轻轻便能画出复杂的作品。我当时就用“造化小儿”来形容他的天赋,认为他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在一个关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幽林深处,造化小儿, 彩笔挥洒,天地共舞。 风声细语,树影摇曳, 天赋如泉,涓涓流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强调出生背景,但不一定涵盖天赋的意义。还有“natural talent”,直接强调天赋,虽然不涉及自然造化的概念。
通过对“造化小儿”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个体才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人的才能和潜力,在语言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如何。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
若夫孟轲遭采薪之忧,相如染枯竭之患,杜审言~之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