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1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16:56
成语“天假因缘”字面意思是“天(上)给予(我们)机会与缘分”。它基本含义指的是在某种情况下,机遇与缘分的出现常常是由天意或外在环境所决定,强调了人生中的偶然性和缘分的重要性。
“天假因缘”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且在古典文学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然而,类似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与道教的影响下,强调因缘法则与命运观念。因缘法则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因果关系的结果,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天假因缘”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因缘观念和命运观念占据重要地位,往往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有原因的,这种观点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学的发展让人们更倾向于理性思考,但“天假因缘”这一概念依然在许多人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讨论感情和机会时。
“天假因缘”带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仿佛命运在某个时刻安排了我们与特定的人相遇。它让我思考生活中的偶然性和命运的神秘,也让我珍惜那些看似偶然却又意义深远的瞬间。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咖啡馆偶遇了多年未见的朋友,我们的重聚让我感到“天假因缘”。这次偶然的相遇,不仅让我重新连接了友谊,也让我反思了人生中的缘分与机遇。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天假因缘随风来,
千里相逢缘如水。
岁月匆匆难再见,
惟愿此生常相系。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Serendipity”(意外发现)来表达,强调偶然与机会的美好。尽管两者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惊喜。
通过对“天假因缘”的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偶然性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中美好机遇的珍惜与感悟。在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保持开放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与缘分。
然其至非言可传,天假因缘,或在异日。
《儒林外史》第十回:“范进心想:‘我与周进,虽是天假因缘,但他的文章,我实在佩服。’”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东坡心想:‘我与王安石,虽是天假因缘,但他的学问,我实在不及。’”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我想我与你,也是天假因缘,不若就此结为夫妻,岂不美哉?”
《聊斋志异·阿绣》:“生曰:‘我与阿绣,天假因缘,岂可因一时之难而弃之?’”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中暗想:‘这薛大妹妹,果然是个有才有貌的,只是我与她天假因缘,不能久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