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4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2:24
“泣下如雨”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雨一样流泪”。它形容人因悲伤或感动而痛哭流涕,泪水如同雨水般倾泻而下。这个成语传达了强烈的情感,通常指悲痛或感动的场合。
“泣下如雨”出自《诗经·大雅·抑》,原文是“泣下如雨,哀感而泣”,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哀悼和悲伤之情。其历史背景与古代祭祀及对亲人的怀念相关,体现了古人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和演讲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描写人物的悲痛心情;在日常对话中,表达对某事或某人的深切怀念或感动;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呼唤听众的共鸣。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比较含蓄,但“泣下如雨”则是对悲伤情感的直接表达,体现了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怀念。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葬礼、悼念活动等,仍然会使用这种成语。
“泣下如雨”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深切的悲痛和同情,联想起亲人离世时的伤感或是对重要**的追忆。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往往能够引发共鸣,使听者或读者感同身受。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朋友的亲人去世,我在追悼会上看到他泣下如雨,心中倍感难过。这使我更加明白了这个成语所承载的情感,也让我在后来的生活中更加珍惜与亲友相处的时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昔日欢声笑语间,今朝泣下如雨寒。 思君不见泪千行,何时共饮月下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rying like a baby”,虽然它的语气略显轻松,但同样传达了强烈的情感表达。不同文化中,对哭泣的表达方式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情感的普遍性是相似的。
“泣下如雨”不仅是一个表达悲痛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珍惜眼前人,也让我们在面对失去时,能够有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学*和使用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沟通中更能够传达深层的情感。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文选·陆机·叹逝赋》:“悲夫,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野每春其必华,草无朝而遗露。经终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文选·曹植·洛神赋》:“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汉书·王莽传下》:“莽忧懑不能食,但饮酒,啖鳆鱼;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复就枕矣。昼夜不卧,或泣涕交流。”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十一娘困述病源,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