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5:17
“岑楼齐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上可以解释为“高楼耸立,直达天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景物的高耸、壮观或人们志向的远大。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可能与古代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描绘有关。在古代文人笔下,岑楼常常是描绘高耸入云的建筑,而“齐末”则可以理解为与天齐平,表达了对美好、远大理想的向往。
“岑楼齐末”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在**文化中,高耸的建筑常常象征着权力、成就与理想的追求。“岑楼齐末”反映了人们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种追求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象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奋斗精神。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向往和激励。听到“岑楼齐末”,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努力向上、追求梦想的情景,激发出积极向上的情绪。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登山活动,站在山顶时,看到周围的山峦重叠,感觉自己仿佛站在“岑楼齐末”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高楼,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句子: “如岑楼齐末,志向如云,愿与天共舞,追逐梦想的影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ching for the stars”,意指追求远大的理想。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各异,但对追求理想的向往是一致的。
经过对“岑楼齐末”的深入分析,我体会到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景象的成语,更是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实现理想的象征。在语言学*中,这种成语的掌握不仅丰富了表达方式,还能深化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岑楼齐末,不识高卑。
《明史·方孝孺传》:“岑楼齐末,非其广也。”
《宋史·文苑传·苏轼》:“岑楼齐末,非其深也。”
《晋书·王导传》:“岑楼齐末,非其厚也。”
《文选·张衡·西京赋》:“岑楼齐末,非其高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岑楼齐末,非其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