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36:08
成语“绝长继短”字面意思是“断绝长的,继续短的”,其基本含义是指在长短之间进行替换或延续,通常用来形容在某个事物中将长处和短处相结合,或者在某种情况下,长的和短的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绝长继短”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提到长短之间的辩证关系。庄子在文中探讨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思考。
该成语在不同场合下都有应用:
在**文化中,辩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成语“绝长继短”体现了这种思想。它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换,现代社会中,很多决策与策略的制定也常常需要这种长短结合的思维方式。
该成语给人一种平衡与和谐的感受。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权衡,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这种思维方式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尤为重要。
在我的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长短期目标的设定问题。通过“绝长继短”的思维,我学会了如何在制定长远目标的同时,不忽视眼前的小目标,这样的结合让我在学上更加高效。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到生活的压力。但是,绝长继短,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才能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的快乐。
在英语中,可以用“balancing long-term and short-term goals”来表达类似的含义,强调事物之间的平衡与结合。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相似的哲学思考在许多文化中都是普遍的。
通过对“绝长继短”的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字面上有其意义,更在思想上引导我们思考事物的辩证关系,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现实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
汤武以百里王,桀纣以天下亡,今楚虽小,~,以千里数,岂特百里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