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06:54
成语“昭然在目”的字面意思是“清晰可见,显而易见”。它的基本含义指某件事情或状态非常明显,毫无疑问,常用于形容事实或真相明白无误,易于理解。
“昭然在目”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为“昭然在目,岂容尔所掩”。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用于强调真相的明显性与不可否认性,表达了对事实的坚定信念。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尤其在讨论事实真相、论证观点时。它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政治演讲和日常对话中。例如,在社会问题讨论中,某些问题的严重性和明显性可以用“昭然在目”来强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两个反义成语与“昭然在目”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事情的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差异。
在**文化中,真相与事实的明显性常常与公正、正义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强调真相的显而易见性也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信息透明与舆论监督的背景下,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依然强烈。
“昭然在目”给人一种明确、坚定的感觉,反映出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的信念,能够激励人们追求真相,揭示隐藏的事实。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次团队项目,面对一些数据的偏差,经过讨论和分析,最终我们发现了事实的真相,确实是“昭然在目”。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真相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写道: 在一个迷雾笼罩的小镇上,居民们对一起失踪案议论纷纷。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最终在镇上的**上,警长坚定地说:“经过我们的努力,真相昭然在目,失踪的孩子其实是被邻居秘密藏匿,只待时机揭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lear as day”,意指事情非常明显。这种表达都反映了对真相明确性的共同追求,显示出文化间对真相和透明度的重视。
通过对“昭然在目”的学*,我认识到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对事实明确性的重视。在日常交流中,适时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更清晰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若率众一临,方寸各乱,人人思归,则郡围自解。不战而胜,昭然在目。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昭然在目,不可掩也。”
《后汉书·杨震传》:“昭然在目,不可欺也。”
《汉书·王莽传下》:“昭然在目,不可掩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昭然在目,不可欺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昭然在目,不可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