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5:51
“劣迹昭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劣质的足迹或过错非常明显。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不良行为或过失显而易见,无法掩饰,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坏名声或不良记录。
“劣迹昭著”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部分“劣迹”指的是不好的行为或过失,而“昭著”则意为显著、明显。可以理解为在历史或社会中,有些人的不良行为是众所周知的,无法抹去或掩盖。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日常对话及演讲中。例如,在讨论某位公众人物的丑闻时,可以说:“他的劣迹昭著,已失去公众信任。”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描写一个角色的声名狼藉。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在情感色彩和使用场合上有所不同,但都围绕名声和行为的好坏进行了描述。
在现代社会中,“劣迹昭著”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以适用于公司、机构或国家。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一些不良行为往往会被迅速传播,这使得劣迹更容易被曝光。因此,该成语在当今社会中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注意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
“劣迹昭著”给人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通常与不道德、失信、丑闻等负面联想相关。它提醒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否则声誉将受到严重影响。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有一个同学因为一次作弊**而被大家所知,之后他的“劣迹昭著”,导致他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变得十分紧张,甚至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不好的行为可能会对个人的声誉造成长远的影响。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劣迹昭著留余恨,
青云路上难再寻。
诚实为本心所向,
白头常笑对人群。
在英语中,“notorious”这个词与“劣迹昭著”有相似之处,常用来形容因坏事而出名的人。同样,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例如“infamous”,两者都强调了因不良行为而导致的负面声誉。
通过对“劣迹昭著”的学*,我深刻体会到个人行为对声誉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表达能力,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避免让自己沦为“劣迹昭著”的人物。
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他~,臭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