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1:14
“威望素著”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威望和名声非常显著”。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威信和声望,或某种事物在公众中广为人知。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名声和威信的重视。在古代社会,威望常常与一个人的道德、才能和地位联系在一起。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直接对应这个成语,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威望的普遍认同。
“威望素著”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威望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才能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古代士人往往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在现代社会,虽然价值观有所变化,但威望依然是影响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威望素著”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仰与钦佩。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在社会上有显著贡献和影响力的人物,这种情感有助于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价值。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有着威望素著的老师,他的教学风格和严谨态度深深影响了我。在课堂上,我常常受到他的启发,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和道德修养。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青松挺立傲风霜,
威望素著映朝阳。
学子追随心向往,
前行不惧岁月长。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restigious”或“renowned”,这些词汇同样传达了高威望和良好声誉的含义。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对威望的定义和来源可能有所不同,但对威望的追求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威望素著”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威望在个人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不仅影响他人的看法,也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这类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泽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明史·郑和传》:“和威望素著,西洋诸国皆敬服。”
《宋史·岳飞传》:“岳飞威望素著,金人闻之丧胆。”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威望素著,边陲安堵。”
《后汉书·班超传》:“超威望素著,西域诸国皆服。”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威望素著,天下莫敢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