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1:10
成语“彰明较著”由“彰”、“明”、“较”、“著”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显明而清楚,比较起来更加明显”。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特点或真相显而易见,容易辨识。
“彰明较著”出自《易经·系辞下》。在这部经典中,强调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关系,意在说明真理和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哲学中对真理清晰可见的追求。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清晰和明了的表达被视为一种美德。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也体现在社会交往和决策中。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的泛滥,彰明较著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人们辨别真伪。
“彰明较著”让我联想到真理和透明度。在社会中,真相的显现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公正与正义的渴望。同时,它也提醒我在沟通中应尽量做到清晰明了,避免模糊的表达。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用到这一成语。当我在撰写报告或进行演示时,会努力确保信息的清晰度,以便于听众快速理解。同时,在讨论中,我也会引用这个成语来强调某个观点的明显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山川秀美,风景如画,
其色彩鲜明,彰明较著。
在心中留存,永不磨灭,
真理显现,犹如晨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lear and obvious”,同样强调显而易见的特点。在不同文化中,对真理和明确性的追求普遍存在,但具体表达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彰明较著”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追求真理和透明。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使我更关注信息的清晰度与有效性。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清史稿·食货志一》:“其利弊彰明较著,非可以空言搪塞也。”
《明史·太祖本纪》:“其事体彰明较著,非可以私意揣测也。”
《宋史·选举志一》:“至于时政之得失,事体之轻重,皆彰明较著,非可以矫饰也。”
《汉书·王莽传上》:“彰明较著,天下所共见也。”
《史记·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盛昱甚至在严劾崇厚的奏折上,~地指出,沈桂芬应该联带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