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3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6:08
“动人心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动人”的事物能够打动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情感。“心脾”在这里指的是人的内心和情感。因此,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非常感人、动人,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动人心脾”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诗文中,尤其是与音乐、诗歌、文学相关的作品。其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事物,如美丽的风景、动人的音乐、触动灵魂的诗歌等。
“动人心脾”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艺术和文学常常被视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动人心脾”这一成语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体现了人们对美和感动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那些能够引起共鸣的作品或行为,展现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
“动人心脾”常常让我想到重要的生活时刻,比如婚礼、告别、重聚等时刻。在这些时刻,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尤为重要,这个成语能够很好地捕捉到那种内心深处的感动与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场动人的音乐会,乐队的演奏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灵,令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事后,我用“动人心脾”来形容这次音乐会,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的感受。
在一次创作中,我写道: “夕阳西下,湖面波光粼粼,微风轻拂,仿佛在低语。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抛在了脑后,只有那动人心脾的景色,深深印在我的心底。”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uching”或“heartwarming”,这些词汇同样用来形容感人至深的事物。尽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对情感共鸣的追求是普遍的。
通过对“动人心脾”的学,我深刻理解了情感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还能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感动,让我的交流更加生动有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中,我将更注重使用这样的成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他们的长处,在于能够度察天下的大势而出之以引人入胜的妙喻好句,出之以动人心脾的危辞险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五回:“我听了这一番话,不觉动人心脾,心中暗暗赞叹。”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老残听了,动人心脾,不觉泪下。”
《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杜少卿听了,动人心脾,不觉泪下。”
《聊斋志异·聂小倩》:“生闻之,动人心脾,不觉泪下。”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不觉动人心脾,眼中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