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5:15
成语“如风过耳”字面意思是“像风一样从耳边经过”。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或者说某些言论对人没有产生持久的影响,往往是听过就忘,给人一种轻描淡写的感觉。
“如风过耳”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为“风过耳而不留声”。在庄子的哲学中,强调事物的无常与变化,这个成语恰恰体现了这种思想。它的使用反映了对生命短暂、事物无常的深刻理解。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描写人们对某些事情或言论的态度时。它也适用于日常对话,例如在讨论某些人对建议或警告的态度时,或在演讲中强调信息的瞬息万变和易被忽视的特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如风过耳”可以反映快速的信息传播和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遗忘。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很多内容可能就像风一样,转瞬即逝,影响力迅速消散。
“如风过耳”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淡漠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瞬息万变的时刻,以及我们对某些事物的无能为力。这种感觉可能会引发对自己生活的反思,思考什么是值得珍惜的。
在我生活中,有时与朋友讨论一些流行的观点或热门**,会用到这个成语,意在表达这些话题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样的对话让人意识到,许多事情其实并不重要,往往是“如风过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风过耳”:
春风拂面如过耳,
细语轻声随梦去。
浮云一片随意行,
留不住的只叹息。
这首小诗表达了像春风一样的轻柔和短暂,人与事之间的无常。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意指某事对某人没有影响。尽管两者表达的意境相似,但在文化背景和具体用法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如风过耳”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事物的短暂性和人们对信息的遗忘。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时更加精准。它在日常交流中尤为重要,提醒我们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而非那些转瞬即逝的表象。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玉笑道:‘你放心,我说了,并不为这些。’黛玉道:‘你为这些,我也不管你。你只管说你的罢。’宝玉道:‘我为的是我的心。’黛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宝玉听了,低头不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推开公子在一边,向孙富骂道:‘我与李郎备尝艰苦,不是容易到此。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尚妄想枕席之欢乎!’乃脱下一件精工细作的袄儿,掷之于地,道:‘千金难买此衣,今弃于此,以示我志。’说罢,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南史·萧子显传》:“帝如风过耳,无所顾念。”
凤孙听了这些话,倒也~,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