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43:44
“诛求无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罪行的惩罚和对需求的要求没有限制”。其基本含义是指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追求过于严厉或苛刻,没有适度的界限,常用于形容对人或事的要求过高、无情。
“诛求无度”源自于古代对法律与道德的讨论,强调法律的公正与适度。虽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类似的表达在古代的诗文中常常出现,反映了对权力滥用和过度惩罚的批判。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不近人情、苛求过分
反义成语:宽容大度、适可而止
在**古代,法律和道德常常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但过度的法律贯彻往往导致社会的不公与混乱。因此,“诛求无度”提醒人们在追求公平与正义时应保持适度。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讨论教育、职场和社会规范时,强调合理的期望与要求的重要性。
“诛求无度”给人一种压迫和沉重的感觉,联想到那些在高压环境下挣扎的人。不少人在面对过高的期望时,会感到焦虑和无助。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对不公正现象的批判,激发人们对公平与人道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位老师,她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常常让人感到难以承受。这时我想到了“诛求无度”,意识到这种过高的要求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兴趣,也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因此,我在与老师沟通时提到,适度的要求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诛求无度”:
春风轻拂柳枝柔,
求索无尽心难休。
苛求何必诛求无度,
愿得一心共朝夕。
这四句诗表达了对过高要求的反思和对简单幸福的向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reaching demands”,意指对他人或自身的期望过高。然而,这个表达在文化语境中可能并不如“诛求无度”那样强调对人情的忽视和社会的不公。
通过对“诛求无度”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在生活与工作中保持适度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心理健康的保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该成语提醒我关注对他人期待的合理性,促进沟通的有效性。
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洋人本性贪劣,~,这点你心里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