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2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55:37
“析圭担爵”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圭(古代的一种礼器)分开,担着爵(古代的一种酒器)。这个成语比喻的是分割、剥离或拆解原有的整体,通常指在某种情况下,分开原本应该合在一起的事物。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圭是古代祭祀和礼仪中常用的物品,象征权利和地位,而爵则是用来盛酒的器具,通常用于饮酒和宴会场合。将圭分开,担着爵,寓意着对权力和地位的分割或削弱,反映出对传统礼仪的挑战或改变。
“析圭担爵”可以在以下几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和权力的象征物(如圭、爵)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权力结构和礼仪逐渐被挑战,成语“析圭担爵”可以反映出这种历史变迁。现代社会中,该成语可以用于讨论权力的重新分配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该成语让人联想到对权力的不满、对传统礼仪的反思,可能引发对社会不公的愤怒或失落感。它也可以使人思考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权力关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在一次团队合作中,我曾感到自己的努力被忽视,团队的成果被其他成员剥夺,这让我想起“析圭担爵”。在那次经历后,我意识到在团队中,沟通和权力的平衡是多么重要。
在古代的一个宴会上,酒杯高举,大家欢声笑语,然而在心底,许多人却感到“析圭担爵”,各自的地位在这场盛宴中被无情地削弱,权力的游戏悄然进行。
在英语中,“divide and conquer”可以与“析圭担爵”相提并论,都是指分割和削弱对手的策略。然而,“析圭担爵”更加侧重于文化和礼仪的背景,强调传统意义的破坏。
通过对“析圭担爵”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权力分割的描述,更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命将徂征,四年三学举,绝无寸功。或高卧而归,或安行以返。析圭担爵,优游朝行,辇帛舆金,充牣私室。
《明史·太祖本纪》:“太祖以布衣起兵,不数年,削平群雄,统一海内,人皆谓之‘朱元璋析圭担爵’。”
《宋史·文苑传三·范仲淹》:“仲淹以天下为己任,每论事,必极言无隐,时人谓之‘范公析圭担爵’。”
《晋书·王导传》:“导以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乃约诸名士,共推戴之,欲使元帝析圭担爵,以隆中兴之业。”
《后汉书·班彪传》:“昔成王幼小,周公摄政,制礼作乐,郊祀天地,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及管蔡流言,欲使成王析圭担爵,公乃反位,北面就臣。”
《汉书·王莽传上》:“宰衡官以正百僚为职,不得陈景王之功,析圭担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