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55:33
成语“析圭儋爵”字面意思是将圭(古代的权杖)和爵(古代的酒器,象征地位和权力)进行分解、拆分。基本含义是指将权力或地位进行分割,通常用于形容分权或权力的分散。
“析圭儋爵”出自《汉书·王莽传》。王莽在其统治期间,曾进行政治改革,试图将权力进行分散,削弱传统贵族的权力。这个成语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一种权力结构的调整。
该成语可广泛用于讨论权力结构、政治改革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写权力斗争、政治斗争的情节。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中权力的分散或分配情况。
同义成语强调权力的分散和制衡,而反义成语则强调权力的集中和控制。
“析圭儋爵”反映了**古代政治权力的结构与变迁,尤其是王莽时期的政治变革。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公司治理、政府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对权力分配的重视。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权力的平衡与公平,权力的分散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民主与透明度。同时,它也让我意识到权力集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腐败与不公。
在我参与的一个非营利组织中,组织结构经过调整,团队成员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与权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析圭儋爵”的重要性,分权后的团队在决策上更加灵活,也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析圭儋爵”:
权力如流沙,手中难握紧,
析圭儋爵,分明是智者之选。
群策群力,携手前行路,
一同迎接,风雨共襟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ower decentralization”或“distribution of power”。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也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使用场景,反映出对权力结构的不同理解。
通过对“析圭儋爵”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权力分配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的治理和管理中同样适用。它提醒我们关注权力的使用与分配,推动更加公平与合理的社会结构。
言当分人君之珪,以为上列之诸侯,荷人君之重爵。
《旧唐书·李德裕传》:“自艰难已来,始用宦者监军,权望太重,至凌忽主帅,殆非致理之道。当塞外御虏,离间将臣,合是诸情析圭儋爵,使各自总统,以断其外。”
《南齐书·王僧虔传》:“自魏晋以来,人君位号,皆曰皇帝,更无别称。至於析圭儋爵,则有王公侯伯子男之异。”
《宋书·恩倖传序》:“析圭儋爵,跨州连郡。”
《文选·张衡<西京赋>》:“析圭儋爵,官人序才。”
《汉书·王莽传上》:“析圭而爵,位为通侯。”
当金人陷蕲,士大夫~者,或纳款卖降之不暇,有若秀发者仅一丞耳,则不顾妻子,婴城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