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07:50
“令人痛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让人感到心痛、伤心。它通常用于形容某种情况、**或行为让人感到非常难过或失望。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常常与悲伤、无奈、惋惜相联系。
“令人痛心”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四字成语,而是一个表达情感的短语。其构成可以追溯到汉语中“令人”和“痛心”两个词的组合。历史上,类似表达常见于古典文学,描述战争、离别、灾难等情境中人们的悲痛心情。虽然没有特定的文学出处,但其用法在多部古典和现代作品中都有体现。
“令人痛心”常用于各种语境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感表达非常重要,尤其是悲伤和痛苦的情感往往与家庭、社会责任、道德观念等紧密相连。“令人痛心”可以用来表达对不幸的关切,尤其在当今社会中,面对诸如环境灾难、社会不公等问题时,这种表达显得尤为重要。
“令人痛心”带给我一种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无助的个体或群体。它提醒我在生活中关注他人的痛苦,同时也反映出人类社会对苦难的敏感与同情。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一个朋友失去亲人的**。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涌起了“令人痛心”的感觉。我对他表达了我的关心,并尽量给予他支持和陪伴。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述一位母亲在得知自己孩子的遭遇时,心如刀绞,眼泪滑落,心中不禁感叹:“这一切,真是令人痛心!”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heartbreaking”。这种表达同样传达出强烈的悲伤,但文化上可能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在中文中,往往还强调集体的悲痛和社会责任。
通过对“令人痛心”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一表达不仅仅是一个情感的发泄,它反映了人类对苦难的敏感性及对他人命运的关切。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表达,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增进沟通的深度与广度。
特别是我们这些负责的同志还有不少的歪风,给予工作的损害也是令人痛心的。
《资治通鉴·唐纪》:“帝闻之,令人痛心。”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令人痛心。”
《汉书·王莽传》:“天下闻之,令人痛心。”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令人痛心。”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令人痛心。”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我的朋友!这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