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5:40
成语“不可辩驳”字面意思是“不能被辩驳”,即某种观点、论据或事实是绝对正确的,无法反驳或质疑。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论点或证据的确凿程度,让人无法提出异议或反对意见。
“不可辩驳”并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而是由“不可”和“辩驳”两个词组合而成。在中文中,“辩驳”指的是对某种观点进行反驳或争论,因此“不可辩驳”强调了某种观点的绝对性和权威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科学和政治领域,“不可辩驳”常常被用来强调某些公认的真理或事实。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信息传播的多样化,许多“不可辩驳”的观点也受到质疑,导致了更多的讨论和辩论。这反映了社会中对真理的追求和不同意见的碰撞。
“不可辩驳”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强烈和坚定的,同时也可能引发某种压迫感。它使人联想到权威、绝对和无法反抗的压力。在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强调一个观点的力量,但也可能导致对话的终止。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一次学术讨论中使用过“不可辩驳”来支持我的观点。当时我引用了一些权威的研究结果,想要强调我的论点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的,这让我感到更加自信。
在创作中,我尝试用“不可辩驳”写了一首小诗:
在真理的殿堂中,
你我相对而坐。
证据如山,信念如铁,
不可辩驳的声音,
在心中回荡不灭。
在英语中,可以用“irrefutable”来对应“不可辩驳”。尽管二者在字面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文化背景下,英语中对“不可辩驳”的使用更加频繁,尤其是在科学、法律和哲学讨论中。
通过对“不可辩驳”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在语言表达中,如何使用权威性词汇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它也让我意识到在交流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对不同观点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清史稿·林则徐传》:“林则徐曰:‘此言不可辩驳。’”
《明史·海瑞传》:“海瑞曰:‘此言不可辩驳。’”
《宋史·岳飞传》:“岳飞曰:‘此言不可辩驳。’”
《资治通鉴·唐纪》:“李泌曰:‘此言不可辩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先生之言,不可辩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