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6:10
成语“偏信则暗”字面意思是“偏袒某一方的信任就会使人愚昧无知”。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过于相信某一方面的信息或观点,而忽略其他方面的事实和真相,最终导致判断失误。
该成语出自《南史·王思政传》,原文为:“偏信则暗,偏见则迷。”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信息的偏信会使人失去判断能力,陷入错误的认识中。它反映了历史上人们对全面、客观认识事物的重要性的认知。
“偏信则暗”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全面性和客观性是重要的价值观。这个成语反映了对智慧和理性思考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偏信某一来源的情况依然普遍,因此“偏信则暗”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保持批判性思维。
“偏信则暗”让我联想到人际关系中的误解与信任。过于相信某些人或信息,可能会导致对他人的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这一成语提醒我在交流中保持谨慎,尽量多了解事情的全貌。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因为只听取某一方的意见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经历后,我更加意识到要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学*运用“偏信则暗”来提醒自己在决策时保持客观和全面。
在一首关于智慧与选择的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信息如海,波涛汹涌,
偏信则暗,迷失方向。
明辨是非,方能见光,
智者常思,心中有光。
在英语中,可以用“Trust but verify”来表达类似的含义,强调在信任的同时要进行核实。这个表达同样反映了对信息的谨慎态度,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偏信则暗”成语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客观思考的重要性。它在我的语言学和交流中提醒我时刻保持理性与开放的心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复杂信息时更加谨慎和全面。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宋史·岳飞传》:“岳飞曰:‘偏信则暗,兼听则明,此用兵之要也。’”
《后汉书·王符传》:“王符曰:‘偏信则暗,兼听则明,此治国之大要也。’”
《资治通鉴·汉纪》:“偏信则暗,兼听则明,此治乱之要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韩非子·显学》:“偏信则暗,兼听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