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29:42
“长驱直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长时间地快速驱赶,直直地进入”。它通常用来形容军队或骑兵在战斗中迅速地突破敌方防线,直达目标,也可以引申为在其他领域中高效、迅速地达成目的。
“长驱直入”最早出现在古代军事典籍中,常用于描绘战场上英勇的将领或军队的表现。在《史记》等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类似的描述,强调迅速的进攻和果断的行动。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代战争对速度和果敢的重视,以及这种战术在历史上的成功案例。
“长驱直入”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长驱直入”不仅在军事上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也反映了人们追求高效和直接的价值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迅速行动,直达目标,这种心理和文化背景使得“长驱直入”在现代语境中依然适用。
“长驱直入”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蕴含着勇敢、果断和效率的情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这一成语常常激励人们采取行动,不轻言放弃。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曾经有一段时间面临项目进度缓慢的问题。通过采用“长驱直入”的态度,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并迅速执行,最终如期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迅速行动的重要性。
在一首描写勇敢追梦的诗歌中可以这样写:
长驱直入破云霄,
梦想之舟帆如潮。
不畏艰难勇向前,
心中火焰永不熄。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charge forward”或“to press ahea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传达了迅速、果敢的行动,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自主决策的成分更多。
通过对“长驱直入”的学习,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极具表现力,更蕴含着深刻的行动哲学。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量和感染力。
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
公元219年,曹操为夺取荆州与刘备在襄阳与樊城一带激战,关羽围住襄阳。曹仁固守樊城,曹操派徐晃率军去救援曹仁,用掐断偃城蜀军的后路来对付关羽的水攻,蜀兵害怕就主动撤军。曹军长驱直入樊城,解了樊城之危
我根据数日来的~,满相信着先头部队是已经进入了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