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3:02
成语“异名同实”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同的名称却有相同的实质。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事物,实际上却有着相同的本质或性质。这一成语常用于强调表面差异与内在一致性之间的关系。
“异名同实”源自于对事物本质与表象的哲学思考。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它反映了对事物内涵与外在形式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的关系是重要的哲学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表面现象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而“异名同实”提醒人们关注事物的本质。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在商业、文化交流和社会关系中。
“异名同实”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人与人可能因为背景、性别、职业等差异而看似不同,但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却可能有许多共通之处。这种发现往往让我感到温暖和连接。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经常遇到不同的团队和个体,表面上他们的想法和表达方式各异,但在合作中,我发现大家都渴望成功、追求创新。这让我更加理解“异名同实”的深刻含义,激励我在沟通中寻找共通点。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使用“异名同实”来表达不同人群的共通情感:
山川异声水不同流,
心志同归梦共秋。
异名同实情难解,
唯愿共赏月明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ifferent names for the same thing”或“same coin, different sides”。这些表达强调不同名称下的共同实质,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事物本质的共识。
通过对“异名同实”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促使我更关注事物的本质而非表象,从而提升我的沟通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文心雕龙·定势》:“异名同实,文之常也。”
《论衡·实知》:“异名同实,犹方圆之相反,其实一也。”
《淮南子·说山训》:“异名同实,物之情也。”
《韩非子·解老》:“异名同实者,其名虽异,其实一也。”
《庄子·天下》:“异名同实,其指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