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47:45
“使蚊负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让蚊子背负山。这一成语比喻让微小的力量承担过于繁重的责任,强调某种事情的艰巨性和不切实际。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似乎是后人总结的一种比喻。它强调了在面对庞大任务时,个体力量的渺小与无力。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思想在古代文献和故事中常见,反映了人们对力量与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
“使蚊负山”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哲理与智慧。“使蚊负山”反映了人们对个人能力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中,许多人常常面临工作压力和责任,因此这一成语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
“使蚊负山”给人一种沉重感,联想到那些面临重大责任但又力不从心的人。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引发同情和共鸣,让人更加关注个体在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曾经在一个团队项目中,承担了过多的任务,感到压力山大。那时候,朋友对我说:“别让自己‘使蚊负山’。”这让我意识到合理分配任务的重要性,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微弱身躯如蚊子,负山而行任重道远;心中梦想似星辰,虽远我仍不惧艰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iting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意思是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两者都强调了责任和能力之间的不匹配,但在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使蚊负山”的学*和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个人能力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是多么重要。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生活中责任与压力的理解。在未来的交流中,我会更加注意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这一成语,以传达更深刻的含义。
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论衡·效力》:“故夫垦草殖谷,农夫之力也;勇猛攻战,士卒之力也;构架斲削,工匠之力也;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论道议政,贤儒之力也。人生莫不有力,所以为力者,或尊或卑。孔子能举北门之关,不以力自章,知夫筋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荣也。”
《淮南子·说山训》:“故曰:‘使蚊负山,使臣盗君。’言不可不慎也。”
《韩非子·难三》:“故群臣公政而无私,不隐贤,不进不肖,则明分职,不得相干逾,虽有智能之士,无所施其巧,岂效此啬夫盗劫君哉?故曰:‘使蚊负山,使臣盗君。’”
《庄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